Friday, January 3, 2025

 


爲了擺脫惡性循環,“離職-->求職-->抱怨-->離職”的這樣的漩渦。我也清楚知道自己需要的工作不再單純的是爲了謀生而已。在我還沒有畢業之前,我對於決定與選擇,大多慎重。畢竟當時的賭注太大,不忍心讓家人與我受苦。但最重要的原因依然是我找不到什麽是熱情,或我喜歡的。可見,教育體制的單一性,又或者我們在忙著應付考試的同時,到底犧牲了多少讓我們探索的時間?人類與動物不同,動物仿佛一出生,就知道該如何照顧自己。一出生沒多久就能自主活動,與知道如何生存,就像獵豹一生出來就知道去追羚羊。反觀,人類被賦予了自由意志,我們無法在嬰兒時期就能照顧自己,總是需要他人的照顧,教育,探索才能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

探索,我比許多人還來得晚。或許是生在城市,對於一切的事物都存有投資報酬率與績效制的觀念。大概我六嵗之後,就忘了什麽叫喜歡,或是熱情。或許是當時的環境不允許,潛移默化的與身邊的大人一樣。我只知道責任與謀生,直到我遇到了影響我很深的朋友們。

瞬間万變的時代裏,沒有一項知識或生存技能能讓我們四十年都用同一種。那我們應該有怎樣的特質來生存在這個時代呢?

對我來説,大概就是勇於歸零的氣魄。

Wednesday, January 1, 2025

【2024年,晨起習慣+閱讀50本書養成】

 【2024年,晨起習慣+閱讀50本書養成】

因一次入院,打破了我過去引以為傲的生活習慣。加上需要長期服藥,其副作用就是嗜睡。這讓我心裡狀態很糟糕。過去的我,可以很自豪的說出我所達成的目標與習慣。現在只能像個老兵一樣話當年勇。
一段時間的低潮並找不到方向。覺得過去的努力與達成,並沒讓我成為期望中的自己。
三月份,因《內在原力》而找到內在的驅動力。由於不甘回到只有生存或吃喝玩樂的狀態。我總想做些什麼,但還找不到怎麼做。回想當初為了成為大學生而養成自律習慣。在那等待的過程中,為了緩解焦慮,我同時拿著輔導文憑與接受訓練成為游泳教練。雖然不懂未來的定位,就先從我認為的理念與願景努力。每次越接近願景,上天就會設關卡檢驗過去的能力。最後還是會與現實妥協而沒有繼續我那春秋大夢。
三月十一號開始,就不自覺的早起。以為是因為焦慮或只能維持幾天。當發現這已成為日常,我開始安排喜歡的活動在早晨的時間進行。(晨跑+閱讀+一頓悠閒的早餐時間)因早起的充電,對於一天的能量消耗不再那麼快斷電。也更能接納當天的不如意與煩悶。
四月份開始,我啟動了社交模式。喜歡一對一與友人對談的模式。就安排了獨自旅行見朋友行程。這過程都很滋養,從他們身上我學到很多不一樣的特質,也讓我接觸到生活圈子以外的視野。
為了完成閱讀目標,開始參加讀書會。讓自己沉浸在閱讀的氛圍中。尤其是接觸到同樣愛閱讀的人,從他們輸出與表達中,看到自己可以以他們為榜樣。
輸出,是為了內化過去所學。更好的做個媒介讓身邊的人不再繞冤枉路而達成幸福人生。
2024年,階段性目標達成。
2025年,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