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31, 2013

生活微革命~


“每個挑戰都像一段旅程, 喜歡藉由挑戰來蒐集勇氣。”

從什麽時候開始願意克服弱點呢?
或許確認了看世界這個目標。還有爲了老的時候可以跟下一輩炫耀說,“你婆婆啊~~”

從一個自卑的女生到現在對生活有熱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很多朋友會羡慕我,你的生活真是有夠忙碌的,但很爽!
一般上,我都囘說,你也可以,並鼓勵他們跨出那第一步。並從中賺取自信。

或許我比別人玩的時候,慢了一點。
很多人都在讀書的時刻,就有豐富的團體生活與玩樂。
這些是讓我很羡慕的。
我很佩服他們的如何處世待人,如何和人建立關係等等的技巧。
小時候縂被教育說,外面很危險,不可以和別人出去。
也許是在城市長大的人,父母都特別保護小孩,怕小孩被綁架、怕小孩接觸到坏朋友。

所以小時候都被関在家裏,沒有什麽和同年齡朋友玩的機會。
再加上也不想老是增加家裏的負擔。
就連在讀高職時,也是瘋狂的打工,賺零用錢。
但也是探索夢想工作的可能的階段。

現在的一切,要不是有這些過去,也不會有現在這樣的人生。

“你爲什麽一個人卻會大膽的想要學潛水?”
因爲那已經變成了渴望。看世界的渴望。
世界之大,70% 是海洋呢?

“你爲什麽登山?”
因爲爲了看風景。

剛開始的初衷是這樣,但漸漸沉迷于這些運動時,
才發現自己的改變,也從中學會了一些事。
尤其是在交朋友,與看事情的態度。
這些朋友們教會了我很多,
還有山和海也教會了我很多。
最主要是心靈上滿足。

爲什麽會挑戰自己呢?
人其實需要不斷的學習與練習,
才能讓自己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爲什麽一直沉迷?
我想,我愛上運動的過程。
自我的對話,自我鼓勵。
如果你先提出負面的訊息,身體也會附和。
同理,如果應用到生活上去,你也就有更有勇氣去面對。

漸漸的,開始放寬,連閲讀習慣也改變,
並不再排斥以前討厭的課本。
因爲自己主動學習,反而越讀也越有心得。
也或許知識得到體悟,從這些活動中,所看所聼與所體驗的,
才能更明白書中所寫的。



Friday, March 29, 2013

~漫遊老街~



怡保

市區(本地人俗稱的坡底),常常是被忽略的一塊。
本地人都不屑去看看,或看看一個城市的文化與緣起~
爲什麽會有這樣的地名?爲什麽會有這樣的店鋪?
其實,市區常常有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走過了幾個城市,才會發現,有河的地方,就會有城市(早期最繁榮的地方)。
中國有黃河,埃及有尼羅河,印度有恒河,新加坡有新加坡河...........
那我們生活的地方呢?

這次的漫遊,
發現了一條河上縂有有印度廟,回教堂和華人廟宇並排佇立著,
可想而知早期的外來移民與本地居民相處融洽,並互相包容。
反觀,現在的政治亂象所宣導的呢?


坡底,雖然現在依然還有許多老店,並繼續經營著,
但城市人也鮮少光顧,而且並覺得骯髒,無新意。
周末的坡底,許多店家都是店門緊閉。
而門外卻聚集了一批批的外勞們,有些徘徊街頭。
這不是一個城市所發生的現象,
連新加坡也是........
這是全球化的現象嗎?


來到檳城街頭,卻讓我驚喜連連並感到驕傲。
兩年前在檳城街頭,老店沒有修復,都像是廢棄一樣。
這一次回到同一個街頭,
老店屋已注入了新生命。
除了重新修復之外,這老店屋變得很有靈魂。
雖然一樣是個售賣精品/紀念品的小店,
但店内卻有街道的緣起與介紹,
店内賣的紀念品不再是全國各地/全東南亞類似的紀念品, (只是印有不同地名的類似木質鉛筆/鑰匙扣)
而是具有當地特色的明信片或本土品牌設計的物品。
非常有驚喜的小店呢~

除了老店,就連文化街頭介紹也很特別。
最愛街頭鐵絲編織畫。

除了吸引外國遊客外,
本地居民也有機會重新認識自己生活的土地的原貌。

近幾年,好幾個州政府都在推廣文化遺產路綫(heritage trail),
但是常常會看到虎頭蛇尾的設計。
原本的介紹告示板已被破壞或日曬雨淋,
無人修復。
要嘛~就是只有單一語言或甚至只有馬來語而已。
要不然旅遊部發放的地圖不完整,
例如地圖上只有英文地名,但走在路上的路牌卻只有馬來地名。

文化豐富的國家,如果好好規劃,就不用拆舊店屋並建現代企業大樓。
擁有歷史文化的建築,越古老越有價值,
帶給國家的不是只有財富,而是人民對生長的地方的歸屬感與認知。
所謂的人才外流就不會存在,又可以發展成旅遊事業。
但以現在來説,還是個天方夜譚呢~~

Tuesday, March 19, 2013

把自己當成一個謎,尋找老天埋下的線索。

 
把自己當成一個謎,你是偵探,尋找老天埋下的綫索。


或許最近一直跟家人在一起,爲了家人的事情煩惱時。想起小時候怎麽被他們影響著並造就現在的我。雖然這些事情,可能要講一輩子都說不完。那今天先談談父親怎麽影響現在的我吧!

俗話説,“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所以這輩子也會是感情最深的,也最無法分割的父女情感。 還記得,只要被老媽教訓時,只要躲到父親的懷裏,就能免受一頓打。驕縱、不愛和同年齡的小朋友玩,簡直是被父親寵壞的小公主。

父親從離開我的生命前的幾個鐘頭, 他教會了我怎麽用相機記錄。當時,愛上這新玩意,也就在老爸逝世前還在教太極的身影都被我記錄下來,成了家人最珍貴的照片。我想這也是爲什麽我喜歡上記錄the moment(一瞬間的感動)。

對於父親突然離世,當時還六嵗的我,還不知道發生什麽事。直到看著父親被火化的時候,才領悟到老爸從此消失在我的生命中......

由於被婆婆看顧,婆婆總會提起老爸的事跡。所以老爸的童年與遭遇都是從婆婆、親慼、和其好友們告訴我的。他們縂說,老爸是個很優秀的人,能文能武,心地善良,待人真誠。加上他那傳奇的二十年從死囚變成終身監禁的牢獄事跡、在這二十年他如何好學,不浪費這二十年的光陰。

因爲父親的生命是社會大衆所拯救出來的,所以他一出獄就想如何回饋社會。
二十年與社會的脫節,那年的他,已經三十八嵗了。

可是卻還是剛剛出社會,很多都需要重頭學起。雖然他在監獄裏自學中醫,講得一口流利的英語(曾經和美囯囚犯関在一起),畫畫,唱歌等等的興趣。
嘗試做過生意,但是合夥人卷款逃走之後,負責任的老爸,除了養家,就這樣背負一堆債務。

老爸是家中老大,那些叔叔和姑姑們都對他很敬重。只要老爸說什麽,他們都會照做。所以從小就被他們說,你是沒有爸爸的孩子,加上你爸爸那麽優秀,也要做個不被人看不起的人。就這樣,從小會因爲自己不成材,沒有爸爸,而感到自卑。但我還是用堅毅的態度來面對問題。(這要講到另一個家人。)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我現在秉持著待人真誠,責任感、回饋社會,這不也是老爸所要我傳承的精神嗎?有時所謂的遺傳,很多時候不是生理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呢! 

當越來越了解自己的時候,就會漸漸發現原來自己和父親有多麽的相似的性格。 我想,這是老天所對我埋下的綫索吧!
 
   

Thursday, March 14, 2013

睡不着,就講個故事吧~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膽小、自卑的小孩,

爲了讓別人刮目相看與得到別人的稱讚。 

發誓要當個勇敢並富有愛心的騎士 ,

以保護家人與拯救別人。

常常以爲最愛的是過關斬將的幫助別人,

所以爲了想在第一時間解救別人,

而把盔甲都戴上,也不願卸下來。

漸漸的身邊的好友的疏離,

因爲朋友不願對著冷冰冰的盔甲,

對著不敞開心聊天的人。

當騎士想脫下盔甲的時候,

這盔甲已和他的身體緊緊地黏在一起,脫不下來了。

該怎麽卸下這個盔甲呢?

 

 



 

 


Tuesday, March 12, 2013

<反思>是否應該去申請這樣的福利?

最近政府派錢給低收入者與樂齡人士的這項措施,引來大批人排隊領取。
如果是你,你會爲了得到這筆援助金,並謊報收入而去申請嗎?


有些會謊報收入並領取援助金的人,基於覺得我是納稅人,就算我不申請,這些錢也會被貪官污吏拿去,倒不如自己拿來用。也有些人爲了正義,領取了援助金之後,將這筆錢轉捐出去給弱勢團體。

這也讓我想起我曾在旅遊論壇看到的一則小新聞。
某些背包客爲了省錢,而去領取慈善團體所發放給遊民的免費便當
這些背包客還引以爲傲,在論壇大肆的宣傳哪裏可得這些便當。
那你可認爲這是可取的事嗎?

當我們一直埋怨與痛恨貪官污吏,謊報價格報公帳的時候。
可否想過我們謊報收入領取援助金的行爲和那些貪官污吏又有什麽兩樣呢?
雖然,我們都知道這項措施的背後的政治意圖,
但我們是不是也該為自己自私的舉動而有所反思呢?

可貴的是,聽到昨天友人憤憤不平的跟我說起這件事,
從而讓我想起小時候所發生的小事。

在小學家長日的時候,老師知道我是單親家庭的孩子,
跟母親提議說,讓我申請貸學金。
當下的母親卻毅然拒絕這項提議,因爲她認爲貸學金應該給更加需要的人。
而她覺得她還能負擔得起,沒必要與更需要的人爭取這樣的機會。

雖然只是個小舉動,但這舉動也深深影響著我待人處事之道。
無需言語,只需要一個舉動,就會被潛意識吸收。





Friday, March 1, 2013

漸漸知道爲何~

 

有時道理都懂,但真正面對的時候,依然還會心疼。
漸漸了解,不是她不願意改變,而是累積下來的習慣。
已經達到她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時我也是....

理性的天使和感性的惡魔只有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會爭吵不休。
那個時候,爲了生存,誰會去管心靈的缺陷?
誰會去專心的思考?

當生活漸漸安逸時,生活在生存之上時,
舊有與並未好好解決的情緒只會排山倒海而來。
只有借助依賴最愛的兒女,借助外來的希望來支持生活的目的。
當人生缺乏了生存下來的目的時,該怎麽自処呢?

人生本無意義,該怎麽賦予其意義,是其選擇。
人生下來不是爲了履行社會責任,養兒育女的責任,
將這些責任抽走了,還剩下什麽呢?
人從生到死,是孤獨的。

這間中,要活出什麽意義,要怎麽活,
都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需要一生去探討的功課,想並願意承擔的責任,
其實許多際遇成就了現在的你。
持續對生命感到好奇,並熱情的追尋並做對的事情。
是我目前最想做的。

家人是生下來就被賦予的責任,無法改變,只有帶著她一起探尋這些感動吧!